详细议程|第四届“数字法治与智慧司法”国际研讨会暨湖北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
会议议程丨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第二届数字法治大会会议议程
会议通知 | 四川省法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法治研究会会员大会暨2024年年会通知
征文启事丨CCF中国计算法学研讨会暨第三届学术年会征文启事
会议议程丨网络与信息法学学科建设论坛
获奖名单|第二届“法研灯塔”司法大数据征文比赛获奖名单出炉啦!
讲座信息|王竹:数据产权的民法规制路径
会议议程 | 四川省法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法治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人工智能与数据法律风险研讨会”
会议议程|11.04 中国民商法海南冬季论坛——数据法学的当下和未来
讲座信息|王竹:数据产品的民法规制路径
时间:2017-05-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编纂对照表与条文释义》
主编 | 王竹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7年5月版
读者对象 | 律师、法官、检察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司法实务工作者,企业法务及法学专业师生等。
主编 简介
王竹(1981-),男,法学博士,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大数据实验室主任,民商法教研室主任;四川大学市场经济法治研究所执行所长,《民商法争鸣》执行主编;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侵权法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理事、东亚侵权法学会副秘书长、世界侵权法学会执委会秘书长。
1999-2009年相继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管理学学士、民商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赴美国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和我国台湾地区东吴大学求学,2015-2016年英国牛津大学法学部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商法和法律大数据分析。在《法学研究》、Chicago-Kent Law Review等杂志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独著《侵权责任分担论》《编纂民法典的合宪性思考》《侵权责任法疑难问题专题研究》,主编《慕课的制作与运行》,合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世界侵权法学会报告(1):产品责任》等10部,合译《美国侵权法:实体与程序》,合著《侵权责任法》《侵权法教程》《物权法》《合同法学》等教材4部,编著若干。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研究项目1项和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2项。荣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1年)、“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2年)、“四川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0年)、“宝钢优秀教师奖”(2014年)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王竹教授编纂民法典“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编纂对照表与条文释义》
+
《法律大数据•案由法条关联丛书》:《侵权责任纠纷与人格权纠纷》《物权纠纷》
《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婚姻家庭继承纠纷》
权威推荐
本书含《民法总则》与27部法律规范性文件的对照、专家释义、关联法条和对应案由,以及《民法通则》等编纂对象反查《民法总则》条文对照表。
其与同类产品相比的独特价值在于:
1.体系对照
第一部分为《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等27个法律编纂对象法规体系对照表。较一般仅与《民法通则》对照的图书更为全面、系统。
2.全面简明
第二部分为《民法总则》的条文释义、关联法条和对应案由。其中的关联法条和对应案由是经过法律大数据分析而来,客观、准确,并由专家参与,撰写条文释义。
3.方便实用
第三部分为《民法通则》等编纂对象反查《民法总则》条文对照表。有利于习惯引用《民法通则》等现行法的读者更快地查找到现行法相关条文所对应的《民法总则》具体条文。
内容简介
基于《民法通则》将与《民法总则》并行实施到2020年这一法律背景,本书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做了不同的侧重设计。
第一部分:《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等编纂对象法规体系对照表
设置了“《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章节设置对比表”和“《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等编纂对象法规条文对照表”两个表格。后者涉及《民法通则》等27部法律规范性文件。
第二部分:《民法总则》条文释义、关联条文和对应案由
按照《民法总则》的条文顺序,将每个条文所直接对应的编纂对象法规精确到条、款、项以表格形式列出,并根据立法本旨简洁明了地撰写“条文释义”,再列出每个条文在现行法律体系中的“关联条文”(涵盖163部法律规范性文件)。部分《民法总则》条文有《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对应案由的,也一并列出并配上“法合案由码”,供读者了解法合实验室对该案由在司法实务中法律适用情况的大数据分析成果。
第三部分:《民法通则》等编纂对象反查《民法总则》条文对照表
为方便熟悉《民法通则》等(涵盖27部法律规范性文件)现行法律体系的读者更快地查找到现行法相关条文所对应的《民法总则》具体条文而设置。
全书目录
第一部分《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等编纂对象法规体系对照表
一、《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章节设置对比表
二、《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等编纂对象法规条文对照表
第二部分《民法总则》条文释义、关联条文和对应案由
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一条【立法目的】
第二条【调整对象】
第三条【不得侵犯民事权益】
第四条【平等原则】
第五条【意思自治原则】
第六条【公平原则】
第七条【诚实信用原则】
第八条【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第九条【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原则】
第十条【民法法源顺序】
第十一条【特别法优先】
第十二条【民法的地域效力】
第二章 自然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三条【民事权利能力的起止时间】
第十四条【民事权利能力平等】
第十五条【出生和死亡时间的认定】
第十六条【胎儿的部分民事权利能力】
第十七条【成年时间】
第十八条【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一条【八周岁以上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三条【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条【行为能力的宣告与恢复】
第二十五条【住所】
第二节 监护
第二十六条【父母与于女之间的义务】
第二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第二十八条【民事行为能力欠缺成年人的监护人】
第二十九条【遗嘱监护】
第三十条【监护人的协议确定】
第二十一条【指定监护】
第三十二条【单位监护人】
第三十三条【协商监护】
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权力和责任】
第三十五条【监护权的履行原则】
第三十六条【监护人资格的撤销与重新指定】
第三十七条【法定义务不因监护人资格撤销而免除】
第三十八条【父母或于女的监护人资格的恢复】
第三十九条【监护关系终止】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四十条【宣告失踪】
第四十一条【下落不明时间的起算】
第四十二条【财产代管人】
第四十三条【财产代管人的职责】
第四十四条【财产代管人的变更】
第四十五条【宣告失踪的撤销】
第四十六条【宣告死亡】
第四十七条【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请求的竞合】
第四十八条【宣告死亡的日期】
第四十九条【宣告死亡不影响法律行为效力】
第五十条【宣告死亡的撤销】
第五十一条【宣告死亡及其撤销后婚姻关系的效力】
第五十二条【宣告死亡撤销后子女收养关系的效力】
第五十三条【死亡宣告撤销后的财产返还】
第四节 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第五十四条【个体工商户】
第五十五条【农村承包经营户】
第五十六条【“两户”的债务承担】
第三章 法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五十七条【法人的概念】
第五十八条【法人的成立】
第五十九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六十条【法人的责任财产】
第六十一条【法定代表人】
第六十二条【法定代表人职务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法人的住所】
第六十四条【变更登记】
第六十五条【法人的错误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六十六条【登记机关法人信息的及时公示义务】
第六十八条【法人终止的原因】
第六十九条【法人解散的原因】
第七十条【法人的清算义务】
第七十一条【法人清算的法律适用】
第七十二条【清算结束的法律后果】
第七十三条【法人因破产清算终止】
第七十四条【法人的分支机构】
第七十五条【设立法人民事活动的法律后果承受】
第二节 营利法人
第七十六条【营利法人的概念与类型】
第七十七条【营利法人的成立原则】
第七十八条【营业执照的签发】
第七十九条【法人章程的制定义务】
第八十条【营利法人的权力机构】
第八十一条【营利法人的执行机构】
第八十二条【营利法人的监督机构】
第八十三条【营利法人出资人滥用权利的法律后果】
第八十四条【关联交易的规制】
第八十五条【营利法人决议程序瑕疵的法律后果】
第八十六条【营利法人的社会责任】
第三节 非营利法人
第八十七条【非营利法人的概念与类型】
第八十八条【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的设立】
第八十九条【事业单位法人的机构】
第九十条【社告团体法人的设立】
第九十一条【社告团体法人的机构设置】
第九十二条【捐助法人的设立】
第九十三条【捐助法人的机构设置】
第九十四条【捐助人的权利】
第九十五条【非营利法人剩余财产的处理】
第四节 特别法人
第九十六条【特别法人的类型】
第九十七条【机关法人】
第九十八条【机关法人撤销后的责任承担】
第九十九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
第一百条【合作经济组织法人】
第一百零一条【居民委员舍、村民委员会】
第四章 非法人组织
第一百零二条【非法人组织的概念与类型】
第一百零三条【非法人组织的设立原则】
第一百零四条【非法人组织的责任承担】
第一百零五条【非法人组织的民事活动】
第一百零六条【非法人组织的解散】
第一百零七条【非法人组织的清算】
第一百零八条【非法人组织的参照适用】
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零九条【一般人格权】
第一百一十条【具体人格权 】
第一百一十一条【个人信息权】
第一百一十二条【身份权】
第一百一十三条【财产权受法律平等保护】
第一百一十四条【物权的概念与类型】
第一百一十五条【物权的客体】
第一百一十六条【物权法定】
第一百一十七条【不动产或动产的征收征用】
第一百一十八条【债权的概念和发生原因】
第一百一十九条【合同的约束力】
第一百二十条【侵权责任的当事人主义】
第一百二十一条【无因管理】
第一百二十二条【不当得利】
第一百二十三条【知识产权及其客体】
第一百二十四条【财产继承权】
第一百二十五条【投资性权利】
第一百二十六条【其他民事权益】
第一百二十七条【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
第一百二十八条【对弱势群体的特别保护】
第一百二十九条【民事权利的取得方式】
第一百三十条【民事主体自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
第一百三十一条【行使权利应履行义】
第一百三十二条【禁止权利滥用】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三十四条【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方式】
第一百三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第一百三十六条【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
第二节 意思表示
第一百三十七条【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
第一百三十八条【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
第一百三十九条【公告方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
第一百四十条【意思表示的方式】
第一百四十一条【意思表示的撤回】
第一百四十二条【意思表示的解释】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六条【虚假意思表示及隐藏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八条【受一方欺诈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条【受胁迫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一条【乘人之危导致显央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消灭的事由】
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四条【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或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六条【民事法律行为的部分无效】
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不发生效力的后果】
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第一百五十八条【附事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五十九条【恶意影响条件成就或不成就的法律后果】
第一百六十条【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七章 代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百六十一条【可代理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六十二条【代理的法律后果】
第一百六十三条【代理的种类】
第一百六十四条【代理人对于被代理人的民事责任】
第二节 委托代理
第一百六十五条【委托代理授权书】
第一百六十六条【共同代理】
第一百六十七条【违法代理的法律后果】
第一百六十八条【禁止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
第一百六十九条【转委托代理】
第一百七十条【职务代表】
第一百七十一条【无权代理】
第一百七十二条【表见代理】
第三节 代理终止
第一百七十三条【委托代理终止的情形】
第一百七十四条【被代理人死亡后委托代理继续有效的情形】
第一百七十五条【法定代理终止的情形】
第八章 民事责任
第一百七十六条【民事义务的履行和民事责任的承担】
第一百七十七条【按份责任的承担】
第一百七十八条【连带责任的承担】
第一百七十九条【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第一百八十条【不可抗力及其法律后果】
第一百八十一条【正当防卫】
第一百八十二条 【紧急避险】
第一百八十三条【为保护他人民事权益受损的责任承担】
第一百八十四条【自愿实施紧急救助造成损害的责任承担】
第一百八十五条【侵害英雄烈士人格权的责任】
第一百八十六条【违约与侵权的竞合】
第一百八十七条【民事责任优先】
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诉讼时效的期间、起算与最长保护期】
第一百八十九条【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起算】
第一百九十条【被代理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起算】
第一百九十一条【未成年人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起算】
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后果】
第一百九十三条【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
第一百九十四条【诉讼时效的中止】
第一百九十五条【诉讼时效中断】
第一百九十六条【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
第一百九十七条【诉讼时效法定】
第一百九十八条【仲裁对于诉讼时效的准用】
第一百九十九条【除斥期间】
第十章 期间计算
第二百条【期间的计算单位】
第二百零一条【期间的起算】
第二百零二条【期间最后一日的认定】
第二百零三条【期间最后一目的截止】
第二百零四条【期间计算方法的确定】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二百零五条【与期间计算有关的术语】
第二百零六条【施行日期】
第三部分《民法通则》等编纂对象法规反查《民法总则》条文对照表
一、《民法通则》反查《民法总则》条文对照表
二、《民通意见》反查《民法总则》条文对照表
三、其他25部法律法规反查《民法总则》条文对照表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附录二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等编纂对象和关联法规简全称对照表
附录三 本书所涉案由对应法合二维码和法合引证码索引表
主编编写说明
2016年7月23日,我主持的四川大学法学院法律大数据实验室针对《民法总则(第二次审议稿)》向全国人大法工委提交了长达1200页的《〈民法总则(草案)〉法律大数据分析报告》。基于报告中所附的“《民法总则(草案)》与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及案由对照表”,在随后参与《民法总则(草案)》征求意见过程中,我和我的团队结合近年来参与民事立法、司法解释征求意见和民法教学活动中的经验,以《民法总则》为对象,完成了本书的编写工作。
《民法总则》的制定,在本质上是在“编纂民法典”背景下对《民法通则》总则部分的全面更新,同时在编纂对象上又不仅限于《民法通则》和《民通意见》。基于《民法通则》将与《民法总则》并行实施到2020年这一法律背景,本书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做了不同的侧重设计。对以《民法通则》为核心的现行民商事法律体系较为熟悉的读者,通过“编纂对照表”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民法总则》与编纂对象的对应性与差异性,以便更快地掌握《民法总则》对现行民事法律体系的更新和完善情况。而对于不太熟悉现行民事法律体系的读者,通过阅读“条文释义”可以简洁清晰地了解《民法总则》的主要内容和条文意旨。本书的“关联法条”,则为读者掌握《民法总则》每个条文法律体系中的相关规定,提供了最全面的指引。
为了更好地达到上述编写目的,本书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等编纂对象法规体系对照表
本书第一部分设置两个表格:
1.《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章节设置对比表:展示《民法总则》在章节设置上对《民法通则》的调整和增删。
2.《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等编纂对象法规条文对照表:按照《民法总则》的条文顺序,将《民法总则》条文所对应的《民法通则》等编纂对象法规条文进行对照整理。为展示《民法总则》与现行法律规则体系的实际对应性,本表对《民法总则》部分条文进行合并处理,并在必要情况下调整《民法总则》条文的前后顺序。
本对照表涉及《民法通则》(含《民通意见》)、《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继承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等民事基本法律和《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公益事业捐赠法》《慈善法》《网络安全法》《仲裁法》《环境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事诉讼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27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完整地展示了《民法总则》的“编纂对象法规体系”。
第二部分:《民法总则》条文释义、关联条文和对应案由
本书第二部分按照《民法总则》的条文顺序,将每个条文所直接对应的编纂对象法规精确到条、款、项以表格形式列出,并根据立法本旨撰写“条文释义”,再列出每个条文在现行法律体系中的“关联条文”。部分《民法总则》条文有《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法〔2011〕42号)中对应案由的,也一并列出,并配上“法合案由码”,供读者了解法合实验室对该案由在司法实务中法律适用情况的大数据分析成果。
本部分每个条文的“条文释义”简洁明了,“关联条文”全面涵盖了《宪法》《民法总则》《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163部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重要的部门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第三部分:《民法通则》等编纂对象法规反查《民法总则》条文对照表
为方便熟悉《民法通则》等现行法律体系的读者更快地查找到现行法相关条文所对应的《民法总则》具体条文,本部分以第一部分“《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等编纂对象法规体系对照表”中涉及的《民法通则》《民通意见》等27部编纂对象法规相关条文为索引制作反查对照表,方便读者反查对应的《民法总则》具体条文。
本书附录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方便读者查阅;附录二为“《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等编纂对象和关联法规简全称对照表”,将上述编纂对象和关联法条所属法律规范性文件全称予以列出,并配有“法合码”,供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快速查找法律规范性文件全文;附录三为“本书所涉案由对应法合二维码和法合引证码索引表”,方便读者扫描二维码或在法合码窗口输入法合引证码,迅速获得更为丰富的案由的相关信息。
本书第一、二部分对照表标记方式特别说明:字体加黑:《民法总则》的新增内容;加下划线:《民法总则》与其编纂对象存在差异的内容;加框:《民法总则》对其编纂对象进行顺序调换的内容;加删除线:编纂对象被《民法总则》所删除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