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议程|第四届“数字法治与智慧司法”国际研讨会暨湖北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
会议议程丨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第二届数字法治大会会议议程
会议通知 | 四川省法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法治研究会会员大会暨2024年年会通知
征文启事丨CCF中国计算法学研讨会暨第三届学术年会征文启事
会议议程丨网络与信息法学学科建设论坛
获奖名单|第二届“法研灯塔”司法大数据征文比赛获奖名单出炉啦!
讲座信息|王竹:数据产权的民法规制路径
会议议程 | 四川省法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法治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人工智能与数据法律风险研讨会”
会议议程|11.04 中国民商法海南冬季论坛——数据法学的当下和未来
讲座信息|王竹:数据产品的民法规制路径
时间:2020-02-24
——2020年2月24日四川大学法学院2017级8班抗“疫”网络班会
王竹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四川大学“智慧法治”超前部署学科首席专家)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和大家约9点半开个班会,相当于平时早上第二节课上到一半的时间点,已经考虑到了有的同学因为疫情的原因,可能还没有调整好开学的状态。但很遗憾,尽管我提前半小时就已经通过腾讯会议设置了班会,但9点35仍然有部分同学没有进来,可见部分同学的状态还需要尽快调整。
就2020年的春季学期,或许在2019年我们就有了不少规划。但正如我经常提到的侵权法上的意外,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出现了。在习惯有序开学的期待中,我们被疫情撞了一下腰,得试着调整一下节奏。生活、学习和工作,还需要继续努力!今天的四川大学法学院2017级8班抗“疫”网络班会,是我和辅导员郎敏老师共同策划的,也欢迎我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和吴玉章学院学生一起列席。在新学期第一天的上午,我们交流三个“特殊”:特殊经历、特殊方式和特殊应对。
2001的9/11事件,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晚上我在人民大学的学生活动中心看凤凰卫视,突然就切到飞机撞世贸大厦的画面,而且随后还有第二次撞击,很是震撼。2009年全美航空一架飞机迫降哈德孙河当天(电影《萨利机长》的原型),我就在曼哈顿。我经历过2008年汶川和2013年芦山两次地震。这次“新冠疫情”是我经历的第二次疫情,上一次是2003年的非典。我读本科的时候还经历过一次火灾,2楼起火,我住在5楼,早上感觉很亮,结果是火苗冒了三层楼到我们宿舍的窗户上,是前一天晚上有人用“热得快”没拔引起的,还好没造成伤亡。人生总有突发的风险,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这就是我和大家上课讲的,“生命健康权”。
以我有限的经验看,这次疫情才过去了三个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居家期”,对同学们来讲,后面还有“复工期”和“开学期”。每个阶段的核心词都是同一个——“安全”!
今天能够参加这次网络班会的同学,我相信大家都是安全的,也希望你们和家人都继续安全。当下要求大家居家隔离,就是我在《民法总则》课堂上讲的对“自由”的合理限制,这种限制是来源于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全利益。所以我说,对自由的限制,原则上都必须能够还原为其他不特定第三人的自由,才具有正当性。对疫情期间居家隔离规则的遵守,类似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既是保护他人,也是保护自己。这和后面要谈到的,作为对人的自由的限制的正当性事由的发展利益和秩序利益是不同的。遵守疫情期间的防控规定,除了维护公共利益之外,也是私人利益的自我保护,构成对“自由”限制的正当性事由。
近期各地已经开始逐步复工,预计在大学开学之前,生源以本地为主的中小学也会先开学。在这个阶段,疫情可能还会有零星反复,不要掉以轻心。我并非事后诸葛亮,监狱、孤儿院、收容救助站、老人院、精神病院等特殊场所,没有特别防控机制,但身处其中的人要么自由受到一定限制,要么缺乏表达能力,也存在一定的人员流动性,最难防控,不能掉以轻心。为什么仍然存在一定的传播风险就必须复工呢?这就是我说的“发展利益”对自由限制的正当性。尤其要注意,在居间期间,我们的行动自由受到限制,是一种“不作为义务”。是因为你想出门,所以你的行为,引发了你戴口罩的“作为义务”,这是你个人愿意通过承担更大的对自由的限制,换取一定的行为自由。但复工期间,你必须出门,就必须戴口罩,这种“作为义务”的设定,是由社会的发展利益来驱动的。
等复工期之后,大学会逐步组织返校,大家请务必按照学校的要求,按照疫情轻重分区返校,不能提前,也不要推后,这就是一种对秩序利益的维护。大家是不是注意到了,这种秩序利益对人的自由的限制,既有“不作为义务”,比如回到校园后,不要着急聚会,不要马上去见老师,更不要立刻和男女朋友把逝去是时光集中补回来,也不要约老乡见面吃饭;也有“作为义务”,比如病毒的消杀,戴口罩,报告个人身体情况等。这里,我要鼓励大家做“吹哨人”,不管是自己、同学还是老师,如果发现有疫情的症状,一定要向辅导员报告。我们必须做到有序恢复教学秩序,才能确保我们的校园安全。这就是我在《民法总则》上讲的“秩序利益”构成对“自由”的正当限制。
我们平时说“眼耳鼻舌”,我们今天说“眼耳笔书”,用这四种方式来开始新学期的教学和科研。
所谓网络方式,就是通过互联网来替代面对面的交流,实际上是用眼。首先,我想说,不管是否是疫情期间,我都反对大家把宝贵的时间用来过度地追剧,更不要在主播那里虚度你的时光。今天我们的这场抗“疫”班会就是网络班会。我在开学的时候,就发布了第1-4周的网络授课方式,主要是利用我主讲的“马工程”《民法学》系列慕课和其他网络课程资源。教育部也发布了2万多门的在线课程资源清单,不少出版社还分享了电子版教材,大家可以选一些专业课,也可以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非专业课。另外,之前的小组讨论,包括像我指导学生,都会通过网络来实现。
现代网络社会其实普遍存在用眼过度的问题,因为视觉接受的信息是五官中最丰富的,也特别适合知识的摄入,但我很担心我们这代人未来眼睛是否会普遍病变,大家都要注意保护视力。不知道同学们上一次听古典音乐是什么时候,或者你们更喜欢流行音乐一些?经典终归是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平时大家都努力在学英语,是不是考虑静下心来听一些英文的小说或者新闻?另外,像得道、喜马拉雅等软件都有不少好的知识音频,许多也是免费的,这段时间也是很好的充电机会。我有个建议,就是尽量不用耳机。不少同学吃饭、走路、跑步,都带着耳机,这让你和世界隔离开了,会错过一些机会,也会带来一些风险。长期用耳机,对听力也会有影响。不能为了休息眼睛去虐自己的耳朵。
除了填表,你们有多久没用笔写点文本了呢?同学们还有会写书法的吗?可能同学们比我们老师好一点,我现在基本上就是键盘侠,输出也靠打印机。最近小朋友在家办小报,我才稍微写点豆腐块,手写字也糟糕得令人捉急。把疫情期间的心得想法,用纸笔记录下来,写成日记,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除了写好中文字,我建议大家如果英语可以写作,也可以考虑写点英文日记,当是练笔。下笔如有神的感觉,和打字键步如飞还是不一样的。我甚至在想,这一代年轻人,是不是感情表达更直接一些,都不写情书了?这种应用文过时了吗?
随着快递的恢复,同学们也可以买一些纸质的学术专著来看,比如与疫情相关的社会科学深度著作,总归比微信上的碎片化知识更系统。我一直觉得很多问题,没有10多万字的篇幅,是没法形成一个完成、详细和深入论证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博士论文需要的是深度,专著也一般会有20来万字的原因。如果为了练习英文,也可以读英文作品。我更推荐大家使用Kindle,比看电脑更不伤眼睛,比纸质书更轻薄便携,买两年的Unlimited借阅权限才160元,应该说是有足够的书可以读。现在我亲朋好友的小孩儿考上大学,我都送Kindle,也希望能够成为同学们的标配。终究是比手机便宜不少,也容得下一颗知识的心。
特殊时期,我们需要特殊应对,我的建议是:“三避免,一做到”。
在后真相时代,每2分钟更新一次的微博热点可以让你生活在信息流中而失去时间感。你们还记得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大奔进故宫吗?为什么许多新闻往往会迎来反转?不要随波逐流,要用你冷静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为的是积累经验,让你的心智不受他人摆布,做到“人格自主”,这就是我讲的一般人格权的重要内容。我们从“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的年代,已经进入了“谣言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时代。这个世界并不太平,要学会在美国大选年的特殊背景下看待中美关系。为了选举胜利,疫情中的中国,当然是炒作的绝佳话题。多点心眼,少点盲从。
作为法律人,要有我们法律人的视角。比如山东的监狱出现新冠疫情的传播,我们就要马上意识到,是否有赔偿的问题?是民事赔偿,还是国家赔偿?监狱和医院、敬老院不同的是,双方是没有民事合同的,所以无法适用违约责任。再则,武汉病毒研究所申请瑞德西韦联合用药专利,法律人应该有更专业的评价。要避免反智主义倾向,总感觉专家是来卖药的,院士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专家不能保证每句话都不出错,但每天刷微信朋友圈也不会让你成为哪怕半个专家。中药能够调养并非包治百病,暂时没有特效药也不妨碍浙江省一个死亡病例也没有。相信专业判断,就是相信知识的力量!
大三下学期是树立远大志向的时候,很遗憾这次只能通过网络和大家交流未来的规划。你是否优秀到可以拿到保研指标,或者已经确定了自己考研的目标。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是否考虑出国深造?或者已经下定了先工作的决心,或许还有未来读一个在职硕士的考虑?这都是各位应该思考的问题了。要避免因为疫情在家,对未来消极应对,或者以烦躁来打发时间,都会让自己消沉。不要以为整个世界因为疫情都停滞了,也不要期待你的同龄人都在荒废。在居家期间,勤奋的人,会更加勤奋。这次的疫情,很可能会让你们之间,拉开更大的距离。所以各位同学不要懈怠,尤其是今天已经开学了,要尽快恢复开学状态才是。
大家可能觉得居家隔离期间,锻炼身体是一句空话。我给大家讲个例子,我的一位朋友,因为特别的原因被限制自由长达1年多。后来事情搞清楚了,恢复自由之后,我第一时间去看望他,没想到他身体和精神状态都保持得特别好,马上就恢复了工作状态,让我很是感动。可以想象,他是多么的自律,坚持锻炼,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我们小时候都做过广播体操,还做眼保健操,为什么成年之后,就都不做了呢?我在四川省高院挂职的时候,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广播体操,舒展筋骨,感觉就很舒服。我所在的小区一直都没有发现任何疑似病例,所以最近在我们小区里还可以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相信这种活动逐渐在各地也会解禁。大家带好口罩,从冬日的懒阳中苏醒过来,活动起来,保持一颗追求知识的心,做到身心健康,迎接战胜疫情后新学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