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5
图1:张凌寒教授专题讲座现场
2023年4月25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张凌寒教授做客四川大学法学院,以“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治理”为题进行专题学术讲座。
四川大学法学院王竹教授担任本次讲座主持人,四川省委网信办网络安全处高沈副处长、中国社科院大学互联网研究中心邹劭坤副主任、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陈杰副教授受邀担任本次讲座评议人。讲座参与者为四川大学法学院本硕博同学,四川大学法学院李旭老师到场旁听。
张凌寒教授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现状、技术发展、重新定位、协同演化四个方面展开本次讲座:
首先,张凌寒教授以ChatGPT为例引入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海量数据具有强大能力,并能够适配与不同的行业和场景,并指出本次讲座是以国家网信办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背景而展开。
图2:张凌寒教授讲座现场
其次,张凌寒教授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突破了以平台为媒介的二元结构,传播方式的改变使现有责任认定规则难以适用。从新角度来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将其定位为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的三个基础特征:基础性、强外部性与公共性。传统基础设施到新型基础设施的基础功能从连接转向计算,新型基础设施带来了企业之间的竞争性、较强的功能融合性。从数据要素的互联互通等方面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基础性特征;从为机器提供生产要素与高效性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赋能性;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研发运维成本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应当具有公共性。
图3:评议人陈杰副教授、主持人王竹教授
最后,张凌寒教授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规制思路可以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服务的精准分层。这种分层的好处在于,仅在服务应用层划分安全管理义务,能够有效地为产业松绑。相应地,法律制度应当从规定责任豁免、公共训练数据池与开源大模型的建设方面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当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基础设施,
应当从接入方面兼顾社会公平,从少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方面保护数据安全。张凌寒教授的精彩讲述引起了在座老师和同学的深入思考。
图4:评议人高沈副处长、评议人邹劭坤副主任
主讲结束后进入评议环节。高沈副处长、邹劭坤副主任、陈杰副教授分别对讲座作出评议。高沈副处长认为,国家网信办在如此短时间内起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并征求公众意见,是应对ChatGPT、文心一言等新技术新应用突然爆发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为了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与规范应用,充分体现了依法管网治网的原则,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念。邹劭坤副主任认为本次讲座非常开阔眼界,在考虑网络安全问题时,应当将思路分为安全和法律规制两个角度,而特别是在民商法领域,也能够体现出本次讲座中的分层思维。陈杰副教授从技术层面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相比于之前的AlphaGO更加先进,其特点在于将所有知识或信息高度压缩,具有生成式、抽象化的特点。并提出了数据来源合法性与生成式成果的知识产权两个想要探讨的问题。评议环节结束后,也有同学对张凌寒教授提出了问题。
图5:邹劭坤副主任进行评议
图6:陈杰副教授进行评议
随后,张凌寒教授对各个问题分别作出回应。张凌寒教授认为以欧盟与美国为例,频繁立法的目的是做规则的引领者,而立法的实际效用却有限。中国互联网体系的价值排序与美国存在差异,而我国将安全价值放在首位。数据能否爬取涉及到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而法律责任需要考虑成本问题等等。
图7:张凌寒教授回应提问
最后,王竹教授用“多层监管、独特视角、实践引领、理论构建”十六个字总结归纳了本次讲座,并对张凌寒教授的观点表示认同。讲座末尾,王竹教授再次对张凌寒教授和各位评议人表达了欢迎和感谢,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智治社慧学术讲座(AegIsS Lecture)第30期、LAIW研习社第51期活动暨第15期学术讲座圆满落幕。
图8:讲座结束后各位老师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