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丨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第三届数字法治大会会议日程
授课安排丨四川大学法学院王竹教授授课安排(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
报考指南丨四川大学法学院王竹教授2026-2029年博士生报考指南
申请指南|数据安全防护与智能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会议议程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联盟第二届会议
详细议程|第四届“数字法治与智慧司法”国际研讨会暨湖北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
会议议程丨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第二届数字法治大会会议议程
会议通知 | 四川省法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法治研究会会员大会暨2024年年会通知
征文启事丨CCF中国计算法学研讨会暨第三届学术年会征文启事
会议议程丨网络与信息法学学科建设论坛
时间:2025-08-22![]()
本文原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由四川大学励轩教授创作,系四川智慧社会智能治理重点实验室智慧法治研究所的系列学术成果。本网站后续将持续分享实验室的系列学术成果,欢迎大家阅读。
各民族情感相亲是指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基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相互理解、关怀、支持与认同。这种情感可以超越地域、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是各个文化共同体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深层次情感联结。情感相亲的民族关系之所以能够形成有其悠久的历史原因。以藏族为例,在与周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与其他各民族在文化上形成了相互影响、借鉴与共享的关系,同时在抵御外敌的过程中,与其他各民族形成了保家卫国的共同历史记忆,进一步巩固了这种情感上的亲近。情感相亲的民族关系来之不易,各族人民都需要加倍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
励轩:《各民族情感相亲的共同基础及其历史—当代关联》,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论文下载)